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公布第十一屆內蒙古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獎評選結果。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院長周玉樹與巖畫研究所所長吳甲才聯合主編的《赤峰巖畫》、吳甲才的《西遼河上游烏爾吉倫河流域索貝山脈古代巖畫調查》論文,榮獲優秀成果三等獎。
本次評選嚴格遵循《內蒙古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獎評選和獎勵辦法》及實施細則規定,歷經申報單位資格初審、初評及公示,內蒙古自治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資格復審、復評及公示,再經資格終審、評選委員會審議通過并完成最終公示后,正式確定獲獎名單。
內蒙古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獎是自治區社科領域的最高學術榮譽。此次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獲得2項優秀成果三等獎既是對學院科研工作深耕領域、潛心鉆研成果的高度認可,更是學院哲學社會科學整體研究實力與學術水平的集中彰顯。未來,學院將以此次獲獎為重要契機,持續加大對科研的支持力度,聚焦特色學科建設核心任務,緊扣自治區社科發展重點方向與地方實踐關鍵需求,深耕細研、精準發力,力爭產出更多兼具學術價值與實踐意義的優質研究成果,為區域社科事業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獲獎成果簡介

2023 年 3 月 15 日,《赤峰巖畫》正式首發。作為內蒙古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該書由科學出版社出版,以三卷本的宏大體量,系統整理了赤峰巖畫分布、數量、環境位置等基本數據資料,其中大部分資料為首次公開。著作為國內外專家學者研究赤峰巖畫提供了寶貴的基礎資料,對巖畫的傳播、交流、研究有著重要意義,為研究赤峰地區不同時期人類生產生活方式、民族融合與遷徙、文化藝術形態的演變等相關問題提供了第一手基礎資料,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論文《西遼河上游烏爾吉倫河流域索貝山脈古代巖畫調查》圍繞西遼河上游烏爾吉倫河流域索貝山脈古代巖畫展開。經過田野調查,新發現并系統記錄了20處巖畫點,共計234幅(組),將此前僅知的26幅數量大幅提升。這些巖畫多刻繪于玄武巖上,題材豐富、價值突出,其中首次發現的“C”形龍巖畫及與甲骨文相似的符號尤為珍貴。該項研究極大的豐富了西遼河地區史前文化研究。
編輯:王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