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6日,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北方巖畫研究所特邀赤峰學院黨委原副書記、教授、研究員,內蒙古紅山文化學會會長于建設來學院做學術講座。學院北方巖畫研究所所長吳甲才主持講座,學院巖畫研究所全體研究員及學院師生共400多人聆聽講座。

講座中,于建設教授以“何謂中華” “紅山文化與中華文明起源” 為主題,結合自身深厚的學術造詣與豐富的學術經驗,從地理、歷史、文化等多重維度,對中華文明的起源脈絡、發展特質及紅山文化的核心價值進行了系統闡釋。
他首先深入剖析了優越地理環境對中華文明延續發展的基礎性保障作用,指出中華文化在與不同地域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吸納多元養分,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體格局,積淀出兼容并蓄的鮮明特質。隨后,他聚焦紅山文化本身,詳細介紹了其地理分布、基本內涵與發展階段,明確了紅山文化作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重要考古學文化的獨特地位。他強調,紅山文化的諸多特質,為理解中華文明的多元起源與一體發展提供了重要實證。
講座現場氛圍活躍,于建設教授深入淺出的講解引發師生熱烈反響。大家對中華文明與紅山文化起源有了更清晰的認知,深刻感受到了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與紅山文化的獨特魅力。講座點燃了廣大師生學習、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
編輯:范香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