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 RESEARCH ACHIEVEMENTS巴基斯坦的醫療
巴基斯坦的醫療狀況較差,沒有完整的醫療體系和醫保制度。由于當地的城市供水系統不健全,管道年久失修,長期缺水,污染嚴重,水質呈酸性,細菌含量過高,容易引發腸道疾病,不能直接飲用。城市因缺水問題導致綠化極低,空氣粉塵含量大,蒼蠅蚊子很多,再加上醫療體系的不健全,普通民眾缺乏基本的衛生常識,易發生多種疾病,如腸胃病、霍亂、肺病、結核病、肝病以及先天性小兒麻痹癥等。2006年初在北部也發現了幾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政府為此在國際衛生組織的幫助下在首都伊斯蘭堡建立了防止禽流感病毒的研究中心,并在各省建立了預警和初防機制。
巴基斯坦普通居民飲食
巴基斯坦臨近印度,所以他們的飲食習慣非常的相似,油餅是人們最常吃的食物。當地人認為放越多油,炸制出來的事物就越好吃,人們也不覺得吃油炸的食物會油膩。
食品攤位的衛生狀況不是很好,但是人們對此并不在意。看灶臺上油膩膩黑糊糊的也沒有人清理,廚師對此完全無視。
巴基斯坦的居民用水
巴基斯坦的飲用水已經成為“國家頭號敵人”,全國超過三分之二的家庭都在飲用受細菌污染的水,每年都會有53,000名巴基斯坦兒童飲用后死于腹瀉,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數據反饋。傷寒,霍亂,痢疾,肝炎等疾病猖獗。據聯合國和巴基斯坦當局統計,全國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疾病和死亡與水質差有關。而在卡拉奇這個擁有2000萬人口的特大城市,地方飲用純凈水大部分都是通過油罐卡車運輸帶來的昂貴的水。
巴基斯坦衛生設施缺乏阻礙經濟增長 —— 2015年新聞報道
世界銀行發布的報告顯示,由于缺乏衛生設施,巴基斯坦GDP增長被降低3.9個百分點,印度和孟加拉國分別被降低6.4和6.3個百分點。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在飲用水和衛生設施方面每投入1美元,將產生5-28美元的經濟收益,衛生設施將大大改善城市生活質量,并減少疾病傳染。目前,巴城市規劃者較關注基礎設施建設以吸引投資,同時群眾也更加關心短期利益,因此在衛生設施方面投入極少。專家呼吁巴政府每年投入人均4-10美元以徹底改善城市衛生狀況。
巴基斯坦2018年新聞與2019年新聞
作為“清真印度”,巴基斯坦的衛生狀況同樣不容樂觀,甚至比印度還面臨很嚴重的醫療問題。2018年巴基斯坦死亡人口平均年齡只有68.4歲,低于印度的69.1歲,和加蓬、塔吉克斯坦水平相近。2014年,巴基斯坦用于醫療的財政支出,僅僅相當于GDP的2.6%,低于世界絕大多數國家水平。2015年,平均每千名巴基斯坦人只有0.98名醫生;而在2014年,每千人只有0.6張病床。?2018年,巴基斯坦的城市化率只有36.7%(相當于中國2000-2001年水平),但在2015-2020年間,平均每年增長2.53個百分點,比中國當時要快1個百分點。高速增長的城市化,很容易導致城市衛生問題的惡化。——2018年9月
巴基斯坦南部爆發艾滋疫情,近四百名攜帶病毒者中八成為兒童。據美國媒體5月12日報道,巴基斯坦南部一地區爆發新的艾滋病疫情,不到兩個星期有將近四百人被診斷攜帶艾滋病毒。巴基斯坦官員和聯合國正在進行調查。巴官員11日證實,四百人中將近80%是兒童,其中一半不到五歲。當地媒體兩個星期前報道稱,巴基斯坦信德省南部的拉爾卡納地區發生了艾滋病的疫情,當地一名醫生用一個針頭和一個針管給幾個病人治病,傳播了艾滋病毒。聯合國艾滋病聯合規劃署發言人表示,國際伙伴國家已經與當地醫療小組進行了合作,盡快幫助當地對疫情展開調查,解決感染艾滋病毒民眾的問題,包括治療、醫護和支援服務。信德省人口將近4800萬。巴基斯坦全國攜帶艾滋病毒的人約15萬,其中43%居住在信德省。——2019年5月12日
巴基斯坦的新聞媒體
一、巴基斯坦媒體基本情況
2002年以前,巴基斯坦官方媒體占據主導地位,輿論主要由國家電視臺、國家廣播電臺和聯合通訊社三家控制。2002年之后,穆沙拉夫放開對私營媒體管制,私營媒體迅猛發展,達2000多家,較為分散。在這些沒有占絕對統治地位的媒體中,使用英語與西方媒體開展深度合作的較多,受西方文化特別是英語世界的直接和間接影響較深。各類媒體主要情況如下:廣播媒體。廣播是巴基斯坦最普通的傳播手段,人口覆蓋率為100%。巴基斯坦國家廣播電臺為巴官方廣播機構,主要有FM101、FM93、FM93.5 、FM94和FM98等五個調頻頻率和覆蓋全國的中波頻率,同時使用13種語言對70個國家廣播。私營調頻廣播占絕大多數,其中,商業私營調頻143家、非商業私營調頻30家。私營電臺主要播出音樂和談話類節目,最受歡迎的是體育類和娛樂類節目。
平面媒體。報刊主要由私人擁有,戰斗報(Jiang)、黎明報(Dawn)、時代之聲(Nawa-e-waqt)、快報(Express)四大集團在巴報業占據主導地位。最有影響力的英文報紙是《黎明報》、烏爾都語報紙是《戰斗報》。其他報紙還有《新聞報》《時代之聲》《邊境郵報》等。平面媒體共使用11種語言出版發行,主要為烏爾都文和英文,影響力大的報紙都與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等歐美通訊社簽署了協議,國際新聞稿源都來自這些通訊社。
社交媒體。巴基斯坦互聯網用戶約3500萬,覆蓋了所有城市人口,手機用戶1.2億,占總人口63%。影響最大的社交媒體是Facebook和Twitter。Facebook用戶總數約為2700萬,覆蓋率為總人口的14%,占互聯網總用戶79%。其中,七成使用者為男性,三成為女性。Twitter用戶總量為190萬。巴許多政治派別都通過社交網站來擴大影響力。
二、 巴基斯坦媒體的主要特征
巴基斯坦媒體除具有典型的伊斯蘭教特點外,還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私營媒體占主體。巴基斯坦是私有制國家,2002年放開媒體管制后,私有媒體數量迅速增多。由于其多為私有,利益考量是很多媒體首先面臨的問題。近年來,受西方和印度資本滲透,媒體互動交流頻繁,有很強的利益關系。私營媒體采用的文字、圖片、視頻等新聞素材,大多來自美聯社、法新社和路透社。
二是國際新聞主要來自英語世界。巴基斯坦曾為英國殖民地,英語在巴基斯坦普遍適用,很多新聞來源是來自英語世界。新聞媒體長期受西方影響,上層和社會精英習慣通過英語交流和接受信息。大部分互聯網用戶都使用英語。
三是法律對外國媒體進入嚴格限制。在巴基斯坦境內,廣播電視媒體須接受巴基斯坦電子媒體管理委員會監管。根據該委員會法令,其主要功能是促進和調節巴基斯坦國內所有廣播電視媒體的發展,推動并規范私營電子媒體,負責審查境內廣播、電視、有線電視、IP電視的資格,審查境外電視頻道在巴基斯坦有線電視網絡落地的資格、分配廣播頻率、頒發運營許可證,并負責監督審查播出節目的內容。巴基斯坦出版法限制外國人在巴境內擁有出版機構所有權。法律規定,非巴基斯坦公民只有在提前得到政府許可的條件下才可以與他人共同擁有報社,所有權不得超過整體財產利益的25%。
四是私營媒體的影響力大于官方媒體。主要因為官方媒體時效性相對不強,受眾關心的敏感問題報道不足,而私營媒體經常經常展開討論,受眾參與度較高,專家討論點評能夠抓住社會熱點,影響力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