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5日,中央民族大學邊疆考古研究院院長魏堅教授、自治區社科聯社會科學信息與研究部部長趙杰一行到訪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并舉行講座。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黨委副書記張雪玉致歡迎辭,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巖畫研究所所長吳甲才主持講座。

魏堅教授以《考古學視野下黃河大迴折區域內巖畫的類型與年代》為題作專題講座。他從陰山巖畫、賀蘭山巖畫、桌子山巖畫的類型與生業模式,巖畫與古代北方民族,區域文化與考古發現幾個方面講授地處黃河大迴折內外的陰山、賀蘭山和桌子山巖畫的共同特征和區域差異。魏堅教授提出,我們應當運用已有的考古類型學相關成果,對中國北方不同區域內農耕民族和獵牧民族創造的巖畫進行對比分析,初步建立起各巖畫區域的相對年代學框架。在此基礎上,借鑒不同學科的研究成果和優勢,以陰山、賀蘭山和桌子山巖畫的分布區域與內涵差異為切入點,參考相關考古發現,就巖畫的區域類型和年代學問題做初步探討。

內蒙古大學、內蒙古財經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部分專家學者參加講座。自治區社科聯研究部有關同志參加講座。
編輯:孫鑫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