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設置
系訓
財會系以“誠信 篤學, 明德 善能” 為系訓,這八字不僅是精神旗幟,也精準概括了其人才培養的價值取向。系訓層層遞進:誠信立基、篤學究微、明德正行、善能并舉、卓越實效。
誠信:為人之本,處世之基
其教育思想是:要求學生對待學業、工作和自我要誠實不欺。在學術上,堅守學術道德,不抄襲、不造假;在人生中,真誠面對自我,不自我欺騙;在社會交往中要信守承諾、值得信賴。
在當今信用社會,“誠信”是個人最重要的無形資產。教育將“誠信”置于首位,明確了“成才先成人”的根本原則。
“篤學”:是成才之徑、進取之態
“篤學”是指要持之以恒地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技能和素養。其意為老老實實、認認真真地做學問,即專心致志、堅持不懈地學習。體現的是一種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
大學生要養成高尚、誠實、忠誠的職業道德,摒棄浮躁功利、投機取巧,踏踏實實地學習、工作。
明德:是精神之魂,格局之塑
明德是指通過品德修養,明確道德責任,到達高尚的境界。體現出財會系重視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中華民族美德的傳承,倡導廣大師生員工要修身養性,以德求學、以德施教、以德立身、以德處世。
“明德”回答了“為誰成才”和“成為什么樣的人”的根本問題,旨在提升學生的精神格局和人生境界。
善能:是實踐之效,價值之現
善能是指要達到精通業務,善于解決實際問題。“能”包括智能、體能、技能、才能。
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善能”是核心目標。它體現了學以致用的原則,確保學生走出校門后,不僅能“做人”,更能“做事”,成為社會所需要的有效能的人才。
能力導向:教育不能止于理論和品德,最終要落實到能力的提升上。這包括專業技能、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知行合一:“善能”是前三個維度的最終落腳點。它要求將“誠信”的品格、“篤學”獲得的知識和“明德”滋養的智慧,綜合運用于實踐,為社會創造實際價值。
深入解讀“誠信,篤學,明德,善能”這一教育思想。這八個字通常作為育人理念,它們構成了一個從品德到知識,從內化到外行的完整教育閉環。
四者關系:一個有機的整體,這八個字構成了一個邏輯嚴密、層層遞進的育人體系,其內在聯系體現在遞進閉環關系:誠信是根基,為學習和做人提供了信任基礎。在誠信的基礎上,通過篤學來獲取知識和技能。知識的學習又升華至明德,塑造高尚的人格。最終,憑借卓越的品德和豐富的學識,外化為善能,高效地解決問題、服務社會。而在“善能”的實踐中,又會進一步錘煉和驗證其“誠信”的品格,從而形成一個螺旋式上升的成長閉環。
“誠信,篤學,明德,善能”的教育思想,完整地勾勒了一個當代大學生應有的風貌:
倡導大學生要做一個品格可靠的人(誠信);一個學習專注的人(篤學);一個情操高尚的人(明德);一個能力卓越的人(善能)。
這一思想將做人與做事、修身與成才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既是學生個人成長的路線圖,也是財會系培養人才的綱領。它強調的是一種“知行合一”的全面教育觀。這些價值觀是財會系的核心教育思想,引領我們不斷進步,服務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