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
在暑期的三下鄉社區服務實踐活動中, 我幫助環衛工人清掃大街, 在此期間我認識到, 環衛工人的心酸不易,存在體力消耗與危險性,掃大街需長時間彎腰勞作,天氣微涼時仍汗流浹背,且需時刻注意避讓車輛,實際體驗遠超預期。還有老齡化問題突出,環衛工人普遍面臨老齡化困境,社區中常可見老人獨自承擔繁重清潔任務,形成鮮明對比。
其次,部分人隨意丟棄垃圾、隨地吐痰,暴露出對環衛工作的不尊重,需通過實際行動倡導文明。
最后,我初期對“無償勞動”存在偏見,但實際體驗后認識到清潔工作對生活環境的重要性,體會到平凡崗位的辛勞與價值,這是我此次三下鄉活動的心得體會。
在本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我有幸參與了跟隨當地環衛工人進行街道清掃的體驗環節。根據活動安排,我們抵達指定路段,在經驗豐富的環衛工人王師傅的帶領下,開始了街道清掃工作。實踐內容主要包括清掃路面落葉、紙屑、塑料袋等常規垃圾,重點清理了頑固嵌于磚縫中的煙蒂。
此次實踐經歷深化了我對城市環衛工作的認識與理解:親歷一線勞動,使我對“勞動最光榮”的內涵有了切身體會。環衛工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無論嚴寒酷暑,始終堅守崗位,用辛勤汗水維護著城市的整潔面貌,其敬業精神與默默奉獻令人由衷敬佩。并且在實踐過程讓我們深刻意識到每一片隨意丟棄的垃圾,都意味著環衛工人額外的勞動付出。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做到不亂扔垃圾、主動進行垃圾分類,以減輕環衛工人的負擔,共同守護美好家園。
雖然本次環衛實踐時間有限,但是我們收獲豐厚:在相對艱苦的勞動環境中,我們克服了體力上的疲勞和心理上的不適,磨練了意志。作為新時代青年,更應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將此次實踐激發的責任感轉化為努力學習、服務社會、報效國家的動力。未來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工作中,都要發揚艱苦奮斗精神,腳踏實地,同時積極踐行環保理念,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與慰問老人的活動,讓我對“陪伴”與“尊重”有了更深的體會。
在農村里,老人們最缺的往往不是物質,而是傾聽。有的老人會一遍遍講年輕時的故事,哪怕細節重復,眼神里卻滿是對被關注的渴望;有的老人沉默寡言,但握住他們的手時,能感受到一絲依賴的溫度。這讓我明白,陪伴不必刻意做什么,耐心聽他們說話、陪他們曬曬太陽,就是最實在的溫暖。
同時,我也看到了歲月的重量。他們的皺紋里藏著時代的印記,有的經歷過艱苦的歲月,有的為家庭操勞了一輩子。這讓我更懂得珍惜當下,也提醒自己要多關心身邊的長輩——或許我們習以為常的問候,對他們而言就是莫大的慰藉。
這次經歷像一面鏡子,照見了老人們的孤獨,也照見了我們能給予的力量。往后,我希望能把這份關注變成常態,讓更多老人感受到,他們從未被遺忘。
在實踐過程中,我參與了社區環境美化行動。我穿上志愿者紅馬甲,手持清潔工具,對社區公共區域進行清掃。從清理地面的垃圾、雜物,到擦拭公共設施,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在這個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環境整潔對于社區居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性。 干凈整潔的環境不僅能提升社區的整體形象, 還能給居民帶來舒適的生活體驗。
我們還開展了政策宣傳活動,針對社區居民關心的醫保、養老等政策進行解讀。通過發放宣傳手冊、現場答疑等方式,讓居民更好地了解政策內容,享受到政策帶來的實惠。在與居民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居民對一些新政策存在疑惑,我們耐心地為他們解答,幫助他們消除疑慮。
在實踐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了作為一名志愿者的責任和使命。我們的行動雖然微小,但卻能給社區居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幫助。這讓我更加明白了自己的社會責任,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將繼續積極參與志愿活動,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