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習園地
學習園地/ LEARNING GARDEN習近平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不斷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基礎
共同建設偉大祖國 共同創造美好生活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5日下午在參加他所在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團結之本。要緊緊抓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不斷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基礎,促進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建設偉大祖國,共同創造美好生活,著力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內蒙古代表團審議熱烈,氣氛活躍。張磊、郭艷玲、賈潤安、王曉紅、馮艷麗、趙會杰、史玉東等7位代表分別就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強草原生態建設、煤化工產業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辦學治校教書育人全過程、為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航天力量、推進鄉村振興、振興民族奶業等問題發言。習近平不時插話并記錄。
在認真聽取大家發言后,習近平作了發言。他首先表示贊成政府工作報告,肯定內蒙古一年來的工作,希望內蒙古的同志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切實履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產業安全的重大政治責任,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把祖國北部邊疆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書寫新時代內蒙古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習近平指出,2021年,我們全面推進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我們隆重慶祝建黨一百周年,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召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并作出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我們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我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持科學精準、動態清零,慎終如始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地位,“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我們成功舉辦北京冬奧會,為世界奉獻了一場簡約、安全、精彩的體育盛會,我國體育健兒奮力拼搏,取得了參加冬奧會歷史最好成績。這些成績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意義重大。
習近平強調,回顧新時代黨和人民奮進歷程,我們更加堅定了以下重要認識。一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只要堅定不移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我們就一定能夠確保全黨全國擁有團結奮斗的強大政治凝聚力、發展自信心,集聚起守正創新、共克時艱的強大力量,形成風雨來襲時全體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要始終不渝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就一定能夠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三是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只要在黨的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挑戰,繼續創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跡。四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只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我們就一定能夠不斷提高我國發展的競爭力和持續力,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把握主動、贏得未來。五是全面從嚴治黨是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由之路。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全面從嚴治黨。只要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不忘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不斷清除一切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有害因素,不斷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原體,我們就一定能夠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
習近平指出,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團結和諧,則國家興旺、社會安定、人民幸福;反之,則國家衰敗、社會動蕩、人民遭殃。黨中央強調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是著眼于維護中華民族大團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的重大決策,也是深刻總結歷史經驗教訓得出的重要結論。
習近平強調,內蒙古的今天是各族群眾共同奮斗的結果,內蒙古的明天仍然需要各族群眾團結奮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既要做看得見、摸得著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潤物細無聲”的事情。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項工作都要往實里抓、往細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各族干部要全面理解和貫徹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自覺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從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高度想問題、作決策、抓工作,只要是有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工作就要多做,并且要做深做細做實;只要是不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事情堅決不做。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工作要求貫徹落實到全區歷史文化宣傳教育、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城市標志性建筑建設、旅游景觀陳列等相關方面,正確處理中華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的關系,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夯實思想文化基礎。
習近平指出,內蒙古是邊疆民族地區,在維護民族團結和邊疆安寧上擔負著重大責任。要見微知著,增強憂患意識,提高戰略思維,有效防范民族工作領域的各種風險隱患,切實筑牢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
習近平特別強調,要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落實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各項舉措,完善常態化防控和突發疫情應急處置機制,突出口岸地區疫情防控這個重點,守住不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的底線。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立足富煤貧油少氣的基本國情,按照國家“雙碳”工作規劃部署,增強系統觀念,堅持穩中求進、逐步實現,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在降碳的同時確保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糧食安全,保障群眾正常生活,不能脫離實際、急于求成。要始終保持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的清醒和堅定,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堅決割除毒瘤、清除毒源、肅清流毒。要把嚴肅黨內政治生活作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基礎性工程,加快推動黨內政治生活全面回歸健康規范的軌道。要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建立常態化長效化制度機制,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把學黨史、用黨史作為終身必修課,不斷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政治自覺,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更加信心滿懷地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丁薛祥、何立峰等參加。
兩會現場觀察·微鏡頭·習近平總書記兩會“下團組”
“不能把手里吃飯的家伙先扔了”
時間:3月5日下午
日程: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

3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的審議。新華社記者 李濤 攝
每年來內蒙古代表團參加審議,煤是一個常提常新的話題。
鑿開混沌得烏金。這一次,來自國能包頭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的賈潤安代表,發言的題目就是《促進煤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助力碳達峰碳中和》。
習近平總書記聽了很有感觸。
2020年秋天,總書記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了中國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nbsp;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將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強度降幅,用世界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事情的難度可想而知。
擼起袖子,全國上下眾志成城。然而,有些地方難免步子急了些,步子大了些。
此刻,在人民大會堂的審議現場,習近平總書記聽了代表們的發言,深刻闡述了對碳達峰碳中和的思考。
“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也是一項長期任務,既要堅定不移,又要科學有序推進?!薄斑@件事,要按照全國布局來統籌考慮。‘雙碳’目標是全國來看的,哪里減,哪里清零,哪里還能保留,甚至哪里要作為保能源的措施還要增加,都要從全國角度來衡量。”
急不得也慢不得。穩扎穩打,步履堅實。
總書記諄諄叮囑,殷殷重托:“綠色轉型是一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夠未立先破。富煤貧油少氣是我國的國情,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短期內難以根本改變。實現‘雙碳’目標,必須立足國情,堅持穩中求進、逐步實現,不能脫離實際、急于求成,搞運動式‘降碳’、踩‘急剎車’。不能把手里吃飯的家伙先扔了,結果新的吃飯家伙還沒拿到手,這不行。既要有一個綠色清潔的環境,也要保證我們的生產生活正常進行?!?nbsp;
說到這里,習近平總書記想起曾經看過的一則故事,饒有興致作了分享:
“孫中山當年講過一個有趣的故事,諷刺一些人。有一個干苦力的,平常拿一根竹竿給人挑東西。有天買了張彩票,把彩票藏竹竿里了,突然發現自己的號碼中了頭彩,一高興就把竹竿扔江里去了,心想這輩子再也不用干這種苦力了。結果到領獎處才發現彩票已經隨竹竿扔到江里了。這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倳浾Z重心長:“辦事情一定要掌握這么一個原則,一定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
信息來源:人民日報、人民網、央視新聞
編輯:陳佳琪